见得思义 以义为利
李子平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4日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
在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义利之辨”历来是众多思想家、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贯穿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人处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各种利益面前处理好道义与得失的关系。见得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中处理“公”与“私”关系的基本准则,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对这一原则的把握如何,标志着一个人的道德好坏、品格高下,也关系着党政廉洁、民风纯朴、社会和谐。
“见得思义”见于《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意思是在国家遇到危难时奋不顾身,在得失取舍面前要想想是不是符合道义。有这样的态度,才算称得上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君子”。《论语·季氏》中,孔子提出“君子九思”,最后一条便是“见得思义”。
何为“得”?何为“义”?怎样把握二者关系?在孔子看来,“得”就是“利”,求利是人的感情欲求,这是不能否认的。见得思义不是将“利”一刀切除,而是保留符合道义的“利”,舍去不义之“利”。儒家精神是不排斥求利的,关键是如何取之。“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孔子的理想是人人都能过上富足而有道德的生活,鼓励通过正当手段追求利益,只要所求之利无害于他人,取之何妨?可是如果二者之间出现非此即彼的选择时,要坚决选择“义”。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我们平时所“得”到的利益,可以分为“公利”与“私利”两种。出于公心,维护国家、社会和民族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的行为,就是符合“义”的行为,从这一层意思上讲,“公利”就是“义”。与“义”相对的,就是私利。
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会将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追求物质利益的前提,从而做到“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对于不义之举、不义之利,孔子极为鄙夷甚至深恶痛绝。他对自己的门生冉求助纣为虐、为鲁国诸侯季氏聚敛不义之财的行为愤慨异常,决绝地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同时,他又对另一高足颜回大加赞赏,认为颜回能安贫乐道,虽然身处陋巷仍然可以行仁讲义,这正是由于颜回见得思义的结果。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今明义利之辨者代不乏人。昔日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化身陶朱公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天下,成为一代富豪,却并未做“独乐乐”的土豪,而是选择了能使“众乐乐”的慈善事业,舍弃万贯家财,扶危济困,终成一代豪侠,为世人敬仰。公仪休在鲁国为相,谨遵“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原则,做出“拔葵去织”之举。南北朝时甄彬,在向当铺赎回抵押品时,发现内藏五两金子,当即送还当铺,以至皇帝都对他的声望德行大加赞赏。古人在利益诱惑面前,坚持以义为重,名德俱彰,给后世留下许多佳话。
但自来有见得思义者,便有见得忘义者。春秋时期晋国想攻打仇繇国,苦于道路险阻,战车无法通行。于是晋国铸造一口巨钟作为宝物给仇繇国王。仇繇国王无功受禄,贪欲蒙蔽了心智,没有考虑得到利益之后的国家命运,于是修桥铺路,迎取巨钟。晋军尾随而至,灭了仇繇国。
仇繇国的灭亡给人以警示,一个人若想堂堂正正活在天地间,一个重要品格就是要戒贪,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想是不是属于道义允许的公利。须知,如果头脑中没有“义”这根弦,而极力追求无穷的物质或感官欲望的满足,就会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大学》有云:“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通过不正当路径得到的财富,也会以各种方式丧失掉。古今贪者如严嵩、和珅之辈,最终都被“没收全部非法所得”,不正是最好的注脚吗?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义就成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追求的崇高价值目标。朱德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共产主义,放弃高官厚禄,义无反顾地同过去的一切决裂。许光达听到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时,主动写“降衔申请”,被誉为“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广济县工委书记张凤林领着全家讨米要饭,没有动用保存的1000元公款中的一块银元。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卢绪章在革命胜利前夕,将巨额股金交给组织作为党费,离开灯红酒绿之地,奔赴心中的圣地西柏坡。他对妻子说:“我们要去的是最安全最光明的地方!”作为纯粹的共产主义者所作出的这一个个义与利的选择,何其伟大,是与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就是他们所要追求的“大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正确义利观的内涵作过精辟论述。2013年,他在访问非洲期间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
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治理层面以及国际合作的高度阐释了义与利的关系。站在为全人类谋福祉的角度讲,就是以公道正义来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国与国之间要平等互利,达到“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伟大民族,其民族精神、文化生命之所以长盛不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关心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国家是这样,作为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在朝着中国梦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面对着义与利的选择。讲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处体现着见得思义的价值取向。有人觉得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其实只要有一颗崇德向善的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增长见识,就能不断坚定理想信仰,提升境界。从这一层面看,严以修身不光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发出的时代呼唤。把握住这一要义,何愁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当一个人在名利面前经受住考验,做到从义出发,不贪便宜,不图小利,就能成为一个受人敬仰、受人推崇的人。掌好自己心中的那杆秤,才能在人生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