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拒腐防变的政治生命线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解读之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树新风、推新政、开新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夯实反腐倡廉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石。《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第九部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对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党性修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系统阐释,并频现“生命线、红线、底线、防线”等关键词,仿佛一次对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特殊巡礼,亦如一堂令我们终身受用的必修党课。
安身立命应把握“五个一”
理想信念坚定而有恒,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也是好作风最明显的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以下五方面内容,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功”:
“一个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反之,有的高级干部却“三观尽毁、知行分离”,成为塌方式腐败的“塌方点”。《解放军报》曾如是评论周永康、徐才厚案:“很多人开始思考,信仰是什么?我们加入党组织是否必然产生信仰?”; “因长时间不‘清洗过滤’,心智沾染了‘雾霾’,导致把不住关、托不了底,最终落得人仰马翻的下场。”可见,要战胜“精神雾霾”、加固“精神支柱”,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决不能让自己成为“失魂落魄”的信仰迷徒。
“一种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由于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极度空虚,热衷于算命看相,请人指点迷津。古人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各级党员干部应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
“一堂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反腐倡廉当作政治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的异化现象令人担忧。如一些地方的民主生活会被诟病为“像有脚本的演出、彩排后的话剧”。因此,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全程参加并指导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树立了党史上的新规矩。可以说,这不但是给省部级干部补了一堂重要党课,也是给全党上了一次关于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的公开课。
“一盏灯”。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说:“必须毫不放松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点亮党员、干部心中的明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不渝地把住思想政治“总开关”,才能以理想之光点亮人生,以信念之炬照亮道路。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了曾插队7年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因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有了一生不灭的理想明灯,才能凝神静气、行稳致远,矢志不渝地踏上为人民服务的沧桑正道。
“一个理”。正所谓“道不远人”,在《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结合亲身经历“掰开了揉碎了”,给我们细说安身立命的大道明理。比如,“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我刚当干部时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有些人觉得自己当公务员收入不高,约束又多,同在企业工作或下海经商相比牺牲了很多,认为这就是奉献了。客观地说,这也是奉献,但这种奉献只是站在个人角度来认识的。我们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有了这颗心,就会‘痛并快乐着’”等等。这些接地气、有人气的“习氏新语”,给我们送来的人生哲理、从政至理和处世道理,必须内省外化之、深思笃行之。
战胜自己必须“三严三实”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抗御腐败,既是攻坚战,也是攻心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独到精深的阐释:“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希望同志们‘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他所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正是领导干部必须躬身践行的作风新要求和勤廉新标准。
严字当头,持守从政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慎独慎微,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可以说,这“三严”是从政的内在要求,指向的是主观世界的改造,只有从修身、用权、律己等方面“练好内功”,永远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冲击和诱惑,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信条。
实处着力,找准立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好高骛远;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三实”与“三严”相互支撑,是我们立业的行为取向,指向的是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发扬钉钉子精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本职岗位上真抓实干,才能在实践中“修炼”自己,不断取得新业绩新成效。
守住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频繁使用“底线、戒惧、敬畏”等核心概念。他提醒“当官是高危职业”,“要处处防备社会诱惑”,“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提出“一个要有情操,这是一道防线;一个要有戒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提示“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等等。连贯地看,“三严三实”是对底线观、敬畏感和戒惧心等概念的集大成,与“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一脉相承,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根本指针。总之,只有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人民,坚守道德高线和行为底线,把握政治大局和从政小节,才能把自己“武装到牙齿”,炼就百毒不侵的“不坏金身”,才能战胜自我,立于不败之地。
反腐倡廉要抓“三大建设”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但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从《摘编》第九部分的论述可见,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十分重要。
一是廉政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十八大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辟廉政漫画专栏,挂出河北邱县农民漫画佳作;创办“聆听大家”栏目,记录莫言、二月河等大家谈人生、谈历史、谈文化、谈反腐,打造面向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大讲堂。主流媒体也掀起廉政文化潮,如中央电视台播出反腐历史剧《大清盐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等,反响热烈。
二是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我们要坚持从教育抓起,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此,他提出“三个抓好”,即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反之,“第一步走错了就不行”,当了庸官贪官要被戳脊梁骨。他曾对北京大学师生谈道:“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是对党和国家建设者的殷切期待,亦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回炉、党性回勇的特殊训诫。
三是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作风建设总设计师”,多次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没有了这些,就是无本之木。”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正风反腐回归民本、回应民意、回暖民心,中国共产党将获得不竭的治党助力、兴党活力、强党动力!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