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雷锋像(木刻) 杨可扬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雷锋牺牲后,他的先进事迹广为流传,《雷锋日记》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精神气质,在思想、语言、修辞等方面都堪称经典,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最鲜活载体。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一般读者印象中,雷锋是做好事的代表,是默默无私奉献的代表,是钻研敬业的代表,是艰苦朴素的代表。其实,雷锋也是遵守纪律的代表,从参军的那一刻开始,到入党、成长的每一步,雷锋用实际行动遵守纪律、维护纪律,在《雷锋日记》和其他文字中,都记录了雷锋这方面的言行事迹。

《雷锋日记》第三篇,写于1959年8月26日,出现了“纪律”二字:“自从由鞍山转到弓长岭以来,自己就抱定决心:一定要很好地工作、学习,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各种学习任务都能认真完成;自学较好,每天早晨学习一小时,晚上总是要自学到深夜10至11点钟。早晨坚持做早操,没有违犯过纪律,都能按规定去做。今后,我应当继续加强组织纪律性,向违法乱纪做斗争,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机器检查和保养,保证安全,消灭事故。努力学习政治,开展思想斗争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团结,虚心学习。”短短一段话中,纪律出现了三次,足以证明雷锋内心清醒的纪律意识,并将严守党的纪律摆在了争取入党的先决条件位置。

1960年1月8日,雷锋光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天雷锋写的日记格外长,也格外动情,他写下了六条保证,其中第四条就是“严格遵守部队一切纪律,做到虚心向老战士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军事学习,随时准备打击敌人”。1960年11月8日,雷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最崇高的理想。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这一天的日记里重点是理想信念,“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1961年4月的一篇日记很短:“当你在最困难、最危险甚至威胁自己生命之时,也能严格地遵守纪律,那就是好党员。我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党员。”

1961年8月3日的日记,体现了雷锋朴素的政治纪律意识:“我要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着党走,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对党有利的话,有益的事,我要多说、多做;对党不利的话,没有益的事,我坚决不说、不做。”

1962年4月19日,雷锋看了《在前进的道路上》这部电影,受到很大教育。他认为,影片中的何局长因居功骄傲,组织观念不强,脱离了党的领导,脱离了群众,光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办事,结果犯了严重的错误。虽然犯错误的根源是脱离群众,但“组织观念”这个因素在雷锋看来也很重要。

除了《雷锋日记》之外,雷锋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过纪律问题,每次都结合自己的事情现身说法,把自己摆进去。1961年6月,雷锋应邀到抚顺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为同学们讲故事,讲到了自己刚入伍时,星期日没有请假就随便上街照相的事情。指导员当时和蔼可亲地跟雷锋讲了深刻的道理,还举了邱少云宁愿烈火烧身也一动不动的事迹,雷锋当时就难过地哭了,指导员又安慰他说认识到错误改正就行了。雷锋还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我们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

与之对应的是,1961年9月19日,雷锋提交的入党转正申请书里,对自己的纪律方面做了严格的反思,专门指出了自己的缺点:因工作的需要,经常外出汇报,在生活上形成了一种自由散漫的作风。比如,有时候不请假外出,礼节不够周到,军容有时不够整齐。

雷锋对于如何用纪律教育规范同志,更加精准有效执行纪律,也有自己的思考。1961年12月2日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工作方法”:“我们工作方法的特点是:也用纪律也用说服。但是占比重很大的,占绝对优势的,是说服而不是纪律,说服是主要的方法,纪律是次要的方法。以说服为主,不以惩办为主。”

这些纪律的篇章还原了雷锋的所思所想,也对我们当前的纪律建设提供了几点启示。

一是重视榜样的作用。雷锋是被黄继光、邱少云、向秀丽这样的先进人物感召起来的,又成为感召他人的模范。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总是在模仿别人也为别人模仿,通过正面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能够让一个团体、一群人的行为趋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对于党员而言纪律是底线,理想信念是高线,不违纪只是基本要求,更高要求是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奋斗。没有理想信念支撑的纪律不长久,没有纪律保障的理想信念不牢靠。

三是纪律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像雷锋这样的人物,也需要炊事班同志、指导员等人的监督和批评。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把接受约束和监督作为共产党员的一种内在修养和思想自觉,同时要守住自律这个根本,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勤拂拭,修好党性修养这门共产党人的心学必修课。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淼森)


 

版权归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纪检监察处 所有